康熙字典

幖字取名参考

幖
拼音biāo 注音ㄅㄧㄠ
部首巾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幖:14)画 部外11画
五笔mhsi 郑码lifb 仓颉lbmwf
四角号码41291 统一码基本区 U 5E56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24%
  • 文化印象72%
  • 字性3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古同“标”,标明,标记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幖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幖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幖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幖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幖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幖字,晚辈忌讳用幖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336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𤰞遙切,音飇。《說文》幟也。《玉篇》幡也。《正韻》立木爲表,繫綵其上,謂之幖。

又《廣韻》頭上幟也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七】【巾部】幖

幟也。从巾𤐫聲。方招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𢅽識也。

亦三字一句。各本作幟也二字。今正。通俗文曰。幑号曰幖。私記曰幟。周禮肆師。表齍盛告絜。鄭注。故書表爲剽。剽表皆謂幑識也。按剽表皆叚借字。幖其本字也。凡物之幖識亦曰幑識。今字多作標牓。標行而幖廢矣。

从巾。𤐫聲。

方招切。二部。

汉语字典

biāo

名词

(1) 标志。后作“摽”

幖,幖识也。从巾,票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徽号曰幖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著黄巾为幖(幖)帜。——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

明立標帜,为出入之驰道。——《金史》

(2) 酒店的招子

幖,今酒旗,俗称幖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
biāo

动词

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

穗草为尊,锦幖其端。——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