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殳字取名参考

殳
拼音shū 注音ㄕㄨ
部首殳部 总笔画4画
康熙笔画(殳:4)画
五笔mcu|wcu 郑码qxa 仓颉hne
四角号码77407 统一码基本区 U 6BB3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82%
  • 文化印象81%
  • 字性4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古代的一种武器、古八体书之一、姓。

起名意思: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,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。

取名寓意:殳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75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殳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殳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殳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ū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殳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殳字,晚辈忌讳用殳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84   同文本:P1653   

〔古文〕杸《唐韻》市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慵朱切《正韻》尚朱切,𠀤音殊。《說文》以杸殊人也。

又兵器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兵·掌五兵註》五兵者,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。《釋名》殳,殊也。長一丈二尺,無刃,有所撞挃於車上,使殊離也。正義曰:《考工記》殳長尋有四尺。八尺曰尋,是丈二也。冶氏爲戈戟之屬,不言殳刃,是無刃也。《詩·衞風》伯也執殳,爲王前驅。

又戟柄之別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三刃枝,南楚宛、郢謂之匽戟。其柄,自關而西謂之柲,或謂之殳。

又書法名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八體六板。韋昭曰:八體,六曰殳書。《歐陽詢·書法》殳書者,伯氏所職。文記笏,武記殳,因而制之。《說文序》七曰殳書。《徐鍇註》殳體八觚,隨其勢而書之,故八體有殳書。

又姓。

又打穀之架曰攝殳。《揚子·方言》僉,宋衞之閒謂之攝殳。《註》僉,今連架,所以打穀者。从𠘧𠘧音殊,鳥短羽也。與几案之几別。

又與𠬛別。《佩觽集》殳,示朱翻,戈殳也。𠬛,莫勿翻,沈也。考證:〔《釋名》殳,殊也。長一丈二尺,無刃,有所撞挃於軍上。〕謹照原文軍上改車上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三】【殳部】殳

以杸殊人也。《禮》:“殳以積竹,八觚,長丈二尺,建於兵車,車旅賁以先驅。”从又几聲。凡殳之屬皆从殳。市朱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殳,用杸 * 。《周礼》上说,杸用积竹作成,有八棱,长一丈二尺,树立在兵车上,车上的部队拿着它作先锋。字形采用“又”作 边旁,“几”作声旁。所有与殳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殳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㠯杖殊人也。

杖各本作杸。依太平御覽正。云杖者,殳用積竹無刃。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。殊,?也。以杖殊人者,謂以杖隔遠之。釋名。殳,殊也。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。殳殊同音。故謂之殳。猶以近窮遠謂之弓也。

周禮。

周字今補。下文所說皆出於周禮也。

殳㠯積竹。

以積竹者,用積竹爲之。漢書。昌邑王道買積竹杖。文穎曰。合竹作杖也。竹部曰。籚,積竹矛?矝也。木部曰。欑,積杖杖也。柲,欑也。考工記注曰。廬謂矛?柄。竹欑柲。凡戈矛柄皆積竹。而殳無金刃。故專積竹杖之名。廬人爲之。

八觚。

考工記注云。凡矝八觚。此無刃亦八觚也。

長丈二尺。建於兵車。

考工記曰。廬人爲廬器。殳長尋有四尺。車有六等之數。車軫四尺。戈崇於軫四尺。人崇於戈四尺。殳崇於人四尺。車?崇於殳四尺。酋矛崇於?四尺。注云。此所謂兵車也。殳?矛皆插車輢。

旅賁㠯先驅。

周禮旅賁氏。掌執戈盾。夾王車而趨。葢亦執殳矣。詩曰。伯也執殳。爲王前驅。

从又。几聲。

市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凡殳之屬皆从殳。

汉语字典

shū

1、(象形,甲骨文字形,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,可以取物,可以打击乐器,后成为兵器。本义: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,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)

2、同本义

殳,以杖殊人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杖者,殳用积竹而无刃”。毛传:“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。殊,断也。”

殳以积竹、八觚,长丈二尺,建于兵车。——《周礼》

授旅贲殳。——《周礼·司戈盾》

执殳而立于道左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

伯也执殳,为王前驱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3、又如:殳仗(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)

4、秦书八体之一。如:殳书(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);殳虫(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)

5、姓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