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瑱字取名参考

瑱
拼音tiàn tián zhèn 注音ㄊㄧㄢˋㄊㄧㄢˊㄓㄣˋ
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瑱:15)画 部首 部首笔画5画 部外10画
五笔gfhw 郑码celo 仓颉mgjbc
四角号码14181 统一码基本区 U 7471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66%
  • 文化印象81%
  • 字性7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。

起名意思: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,用玉、石、贝等制成。美玉;镇压坐席的玉器。

取名寓意:瑱字用着取名寓指纯洁、美好、漂亮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03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1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瑱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瑱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瑱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à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瑱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瑱字,晚辈忌讳用瑱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740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他甸切,音䀖。《說文》以玉充耳也。《詩·鄘風》玉之瑱也。《傳》瑱,塞耳也。《衞風》充耳琇瑩。《傳》充耳謂之瑱。天子玉瑱,諸侯以石。《禮·檀弓》練角瑱。《註》小祥後以角爲之。

又《廣韻》玉名。《江淹·雜體詩》巡華過盈瑱。《註》盈瑱,盈尺之玉也。

又《郭璞·江賦》金精玉英,瑱其裏。《註》瑱,他見反。瑱,謂文采相雜也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刃切《正韻》之刃切,𠀤音鎭。充耳玉也。《釋名》瑱,鎭也。懸珠當耳旁,不使妄聽,自鎭重也。

又玉名。《周禮·秋官·小行人》王用瑱圭。《釋文》瑱,宜作鎭音。《楚辭·九歌》瑤席兮玉瑱。《註》瑱,音鎮。

又人名。《正韻》唐將來瑱。

又《集韻》他典切,音腆。玉也。

又堂練切,音電。玉名。

又《正韻》之人切,音眞。同鎭。又玉充耳。

又音田。《後漢·班固傳》雕玉瑱以居楹,裁金璧以飾璫。《註》廣雅曰:瑱,音田。礩也。

又《𨻰琳·神女賦》紆𤣥靈之鬢髢兮,珥明月之雙瑱。結金鑠之婀娜兮,飛羽𥙞之翩翩。《韻補》叶亭年切,音田。《說文》或作𦗁。《集韻》亦作琠𤩴。考證:〔《後漢·班固傳》雕玉瑱以所楹,裁金璧以飾璫。〕謹照原文所改居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一】【玉部】

以玉充耳也。从玉眞聲。《詩》曰:“玉之瑱兮。” 𦗁,瑱或从耳。他甸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充耳字更从玉㫄充,非是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㠯玉充耳也。

詩毛傳曰。瑱,塞耳也。又曰。充耳謂之瑱。天子玉瑱。諸矦以石。按瑱不皆以玉。許專云以玉者,爲其字之从玉也。凡字从某爲某之屬。許君必言其故。

从王。眞聲。

佗甸切。十二部。

詩曰。玉之瑱兮。

鄘君子偕老文。今詩兮作也。女部又引邦之媛兮。可知此篇也字古皆作兮。孫毓詩評亦引玉之瑱兮。

汉语字典

tiàn

名词

古人冠冕上分垂于两耳侧的玉饰;美玉

瑱,似玉充耳也。从玉,真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天子以玉,诸侯以石,字亦作磌。

玉之瑱也。——《诗·鄘风·君子偕老》。笺:“塞耳也。”

玉瑱——《周礼·弁师》

瑱用白纩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

角瑱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其又以规为瑱也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
tiàn

动词

通“填”。充填。

金精玉英瑱其里,瑶珠怪石琗其表。——晋 郭璞 《江赋》

zhèn

名词

通“镇”。压物用的玉器。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