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疋字取名参考

疋
拼音 shū 注音ㄆㄧˇㄧㄚˇㄕㄨ
部首疋部 总笔画5画
康熙笔画(疋:5)画
五笔nhi 郑码xii 仓颉nyo
四角号码17801 统一码基本区 U 758B 结构单一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12%
  • 字性6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古同“雅”。

起名意思:纯正的﹑合乎规范的。

取名寓意:疋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48%,女孩名字占:52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疋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疋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疋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ǐ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疋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疋字,晚辈忌讳用疋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767   

《唐韻》所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山於切《正韻》山徂切,𠀤音蔬。《說文》足也。弟子職,問疋何止。

又《集韻》寫與切,音胥。又所據切,音絮。義𠀤同。

又《廣韻》疎舉切《集韻》爽阻切,𠀤音所。記也。

又《廣韻》五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語下切,𠀤音雅。正也。古文爲詩大雅字。《晉書·南陽王模傳》安定太守賈疋。

又《五音集韻》譬吉切,音匹。《小爾雅》倍兩謂之疋。二丈爲兩,倍兩四丈也。《韻會》按古文大小雅,爾雅,字本作疋,今文皆作雅,而疋字但音匹矣。

又《集韻》足,古作疋。註詳部首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疋部】疋

足也。上象腓腸,下从止。《弟子職》曰:“問疋何止。”古文以爲《詩•大疋》字。亦以爲足字。或曰胥字。一曰疋,記也。凡疋之屬皆从疋。所菹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人的脚。上部像小腿肚,下部采用“止”的字形。《弟子职》上记述说:“问足放在何处。”古文中把“疋”用作《诗经 • 大雅》的 “雅”字。也把“疋”用作“足”字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疋”是“胥吏”的“胥”字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,“疋”是“记”的意思。所有与疋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疋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足也。上象腓腸。

肉部曰。腨,腓腸也。

下从止。

止,下基也。

弟子職曰。

弟子職,管子書篇名。漢藝文志以列於孝經十一家。是其單行久矣。

問疋何止。

謂問尊長之臥。足當在何方也。內則曰。將衽。長者奉席。請何止。止一作趾。足也。

古文㠯爲詩大雅字。

雅各本作疋。誤。此謂古文叚借疋爲雅字。古音同在五部也。

亦㠯爲足字。

此則以形相似而叚借。變例也。

或曰胥字。

此亦謂同音叚借。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。

一曰疋記也。

記下云疋也。是爲轉注。後代改疋爲疏耳。疋疏古今字。此與足也別一義。

凡疋之屬皆从疋。

所菹切。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(1) 同“雅”

(2) 另见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