膑字取名参考
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臏:20)画 部首肉 部首笔画6画 部外14画
五笔eprw 郑码qwpo 仓颉bjoc
四角号码73281 统一码基本区 U 8191 结构左右结构
取名参考
- 推荐度92%
- 文化印象97%
- 字性4
0偏男中性9偏女
五行属性:水
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非姓氏
取名含义
姓名学解释:同“髌”。膝盖骨。
起名意思:指胫骨,膝盖骨,膑也特指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。
取名寓意:膑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51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1%,男孩名字占48%,女孩名字占:52%。
取名忌讳:
1、膑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ì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膑字,晚辈忌讳用膑字取名。
康熙字典
页码同文本:P997
《廣韻》毗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婢忍切,音牝。《說文》膝耑也。《增韻》膝蓋骨。《潘岳·西征賦》徂潛鉛而脫臏。《註》膝蓋也。
又《玉篇》臏骨也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王與孟說舉鼎,絕臏。《註》正義曰:臏,脛骨也。
又《集韻》一曰刖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·刖罪五百註》刖,斷足也。周改臏作刖,殺死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·其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註》宮割臏墨劓刖,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。
又人名。《史記·孫武傳》孫臏,孫武之後世子孫也。
又《集韻》毗賓切,音頻。又遍忍切,音䐔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【卷四】【骨部】髕
厀耑也。从骨賓聲。毗忍切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厀耑也。
厀,脛頭節也。釋骨云。葢膝之骨曰膝髕。大戴禮曰。人生朞而髕。髕不備則人不能行。古者五㓝臏,宫,劓,墨,死。臏者,髕之俗。去厀頭骨也。周改髕作跀。其字借作刖。足也。漢之斬趾是也。髕者癈不能行。跀者尚可箸踊而行。踊者,跀足者之屨。莊子。兀者叔山無趾。踵見仲尼。崔譔云。無趾故以踵行。是則跀輕於髕也。古文尚書吕㓝說夏㓝作剕。周本紀,漢㓝法志,周禮司㓝注引尚書大傳皆作髕。周禮注云。周改臏作刖。而公羊疏引鄭駁異義云。臯陶改臏爲剕。吕㓝有剕。周改剕爲刖。與周禮注不合。足部云。䠊,跀也。䠊卽剕字。許謂䠊卽跀矣。鄭析䠊跀爲二。不知其制何以分別。竊謂周禮注爲長。駁異義則未定之論。許說亦非是也。剕惟見於吕㓝。他經傳無言䠊,言剕者。葢䠊者髕之一名。故周禮說周制作刖。吕㓝說夏制。則今文尚書作臏。古文尚書作剕。實一事也。周改髕爲跀,卽改䠊爲跀也。許釋䠊爲跀。非。鄭云臯陶改髕爲䠊。亦非也。髕作䠊,如禹貢蠙作玭,商書紂作受。音轉字異。非有他也。
从骨。賔聲。
毗忍切。十二部。
汉语字典
◎ 膑
臏
名词
王与孟说举鼎绝膑。——《史记·秦本纪》
◎ 膑
臏
动词
1、特指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
髕罚之属五百。——《汉书·刑罚志》
周改膑作刖。——《周礼·司刑》注
放膑者,脱去人之膑也。——《书·刑德》
孙子膑脚。——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
2、又如:膑辟(古代断足的酷刑);膑脚(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);膑罚(剔去膝盖骨的酷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