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茈字取名参考

茈
拼音 注音ㄗˇ
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茈:11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5画
五笔ahxb 郑码eirr 仓颉tymp
四角号码44112 统一码基本区 U 8308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67%
  • 文化印象86%
  • 字性6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指荸荠,也指茈草。此外还指紫色。

起名意思:指荸荠,也指茈草。此外还指紫色。

取名寓意:茈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10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茈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茈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茈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ǐ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茈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茈字,晚辈忌讳用茈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026   同文本:P1665   

《唐韻》將此切《集韻》蔣氏切,𠀤音紫。《說文》茈,草也。《爾雅·釋草》藐,茈草。《山海經》勞山多茈草。《註》一名茈䓞,中染紫也。

又茈藄。《後漢·馬融·廣成頌》茈藄芸蒩。《註》似蕨,可食。

又茈薑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茈薑蘘荷。《註》茈薑,茈上齊也,薑之息生者,連其株本則紫色也。

又茈魚。《山海經》東始之山,泚水出焉,其中多茈魚,其狀如鮒,一首而十身,其臭如蘼蕪。

又茈蠃。《山海經》激水東南流注娶檀之水,其中多茈蠃。

又《廣韻》蒺移切,音疵。《爾雅·釋草》芍,鳧茈。《後漢·劉元傳》王莽末,南方饑饉,人庶羣入野澤,掘鳧茈而食之。《本草》一名烏芙,俗名勃薺。

又《韻會》茈菰,似鳧茈而白。《本草》亦謂剪刀草,一莖收十二實,歲閏則十三。

又鉏佳切,音柴。茈胡,藥名。《急就篇註》茈胡,一名地薰,一名山菜,通作柴。《杜甫詩》書信有柴胡。

又《集韻》音此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柴池茈虒。《註》茈音此,虒音豸,不齊也。考證:〔《急就篇註》茈胡,一名地董。〕謹照原文地董改地薰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茈

茈艸也。从艸此聲。將此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茈艸也。

三字句。茈字僅得免𠜂,可以證𦳋下必云𦳋艸也,藟下必云藟艸也,皆淺人𠜂之。周禮注云:染艸,茅蒐,橐盧,豕首,紫茢之屬。按紫茢卽紫䓞也,紫䓞卽茈艸也。廣雅云:茈䓞,茈草也。古列戾同音,茈紫同音。本艸經云:紫草一名紫丹,一名紫芺。陶隱居云:卽是今染紫者。説文云:䓞艸可以染畱黄。謂之紫䓞者,以染紫之䓞别於染駵黄之䓞也。西山經曰:勞山多茈艸。司馬彪注上林賦曰:茈薑,紫色之薑。郭注南山經曰:茈蠃,紫色蠃。故知古紫茈通用。

从艸此聲。

將此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轉入十六部。

汉语字典

1、——见“凫茈”( fúcí):荸荠

2、另见

名词

1、茈草

茈,茈草也。从草,此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藐茈草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可以染紫。”

劳山多茈草。——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
2、可作紫色染料(即紫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暗紫色,含紫草素,可作染料,也可药用。)如:茈萁(草名。一种蕨类植物)

形容词

1、紫色。通“紫”

练纂茈之于莱纯锱。——《管子·轻重丁》

茈姜蘘荷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
(竹山)其中多茈羸。——《山海经》。郝懿行疏:“羸当为蠃,字之讹;茈蠃,紫色蠃也。”

2、又如:茈姜(初生的嫩姜,都有紫色的芽,所以叫“茈姜”);茈蠃(紫色的螺)

3、另见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