雒字取名参考
部首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雒:14)画 部外6画
五笔tkwy 郑码rsjn 仓颉hrog
四角号码20615 统一码基本区 U 96D2 结构左右结构
取名参考
- 推荐度0%
- 文化印象22%
- 字性7
0偏男中性9偏女
五行属性:火
是否为常用字:否
姓名学:姓
取名含义
姓名学解释:指白鬣的黑马。生僻字,若用于名字还需谨慎。
起名意思:水名。即洛水。
取名寓意:雒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7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7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取名忌讳:
1、雒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雒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ò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雒字,晚辈忌讳用雒字取名。
康熙字典
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《說文》鵒䳢也。从隹各聲。《釋名》雅雒也。爲之難,人將爲之雒,雒然憚之也。
又馬名。《詩·魯頌》有駵有雒。《傳》黑身白曰雒。《釋文》雒音洛,本作駱。
又水名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豫州,其川滎雒。
又國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一年》伊雒之戎。《春秋·文八年》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。
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弘農郡上雒縣。○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:雒水,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,經弘農至河南鞏縣,雒戎因此而名也。
又雒陽縣,屬河南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師古曰:魚豢云:漢火行,忌水,故去洛水而加隹。如魚氏說,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。《正字通》楊愼曰:春秋書雒戎,左傳凡洛皆作雒。非後漢始攺也。○按魚氏說必有所本,故師古从之。左傳今文洛皆作雒,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。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。
又雒縣,屬廣漢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音山,雒水所出,南至新都谷入湔。
又姓。《後漢·南蠻傳》徵側者,麊泠縣雒將之女。
又與絡通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刻之雒之。《註》雒同絡。
又與額同。《前漢·韓嫣傳》子增封龍雒侯。《註》雒,或作額。
说文解字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【卷四】【隹部】
鵋䳢也。从隹各聲。盧各切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忌欺也。
各本作鵋䳢。今考爾雅音義。當作忌欺。釋鳥曰。鵅,鵋䳢。玄應引作忌欺。釋鳥又曰。怪鴟。舍人曰。謂鵂?也。南陽名鉤鵅。一名忌欺。然則忌欺與怪鴟一物。玄應以爲關西名訓矦。關東名訓狐。皆此也。按萑部?舊,舊畱。不云卽雒。未知許意爲一不。鵅卽雒字。各家音格。但今江蘇此鳥尙呼鉤雒鴟。雒音同洛。則音格者南北語異耳。又按自魏黃初以前伊雒字皆作此。與雍州渭洛字迥判。曹丕云。漢忌水。改洛爲雒。欺世之言也。詳水部。
从隹。各聲。
盧各切。五部。
汉语字典
◎ 雒
名词
1、鸟名。忌欺,即“鵋鶀”
雒,鵋鶀也。怪鸱。——《说文》。今称鸺鶹,也叫横纹小鴞
2、又如:雒诵(反复诵读)
3、通“骆”。白鬃的黑马
4、古都邑名。今址河南省洛阳。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
5、古地名。西汉时置为雒县。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。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。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
6、印烙。后作“烙”
烧之,剔之,刻之,雒之。——《庄子》
7、通“络”。用网状物兜住头
烧之、剔之、刻之、雒之。——《庄子·马蹄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