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馘字取名参考

馘
拼音guó 注音ㄍㄨㄛˊ
部首首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7画
康熙笔画(馘:17)画 部外8画
五笔uthg 郑码uaja 仓颉tuirm
四角号码83650 统一码基本区 U 9998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51%
  • 字性2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割下的左耳。带凶意,不适合作为名字。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馘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7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馘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馘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馘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ó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馘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馘字,晚辈忌讳用馘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428   同文本:P1680   

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古獲切《集韻》骨或切《正韻》古伯切,𠀤音蟈。《玉篇》截耳也。《說文》軍戰斷耳也。《詩·大雅》攸馘安安。《註》軍法,獲而不服,則殺而獻其左耳。《禮·王制》以訊馘告。《註》訊是生者,馘是死而截耳者。《爾雅·釋詁》馘,獲也。《註》今以獲賊耳爲馘。

又《五音集韻》呼狊切,音洫。面也。《莊子·列禦𡨥》槁項黃馘。《說文》本作聝。《字林》截耳則作耳旁,獻首則作首旁。

又叶况壁切,音翕。《詩·魯頌》矯矯虎臣,在泮獻馘。叶上德服。考證:〔《說文》軍戰斷首也。〕謹照原文斷首改爲斷耳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聝或从𩠐

今經傳中多从首。

汉语字典

guó

动词

(形声。从耳,或声。本义: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,用以计数报功)同本义

馘,军战断耳也。春秋传曰:“以为俘馘。——《说文》

馘,获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攸馘安安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
以馘馘告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俘二百八十人,馘百人。——《左传》

guó

名词

割下的左耳

矫矫虎臣,在泮献馘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
献馘万计。——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