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辨字取名参考

辨
拼音biàn 注音ㄅㄧㄢˋ
部首辛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6画
康熙笔画(辨:16)画 部外9画
五笔uytu 郑码seus 仓颉yjilj
四角号码00441 统一码基本区 U 8FA8 结构左中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85%
  • 文化印象87%
  • 字性6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分析,辨别。

起名意思:意为判别,区分,区别。

取名寓意:辨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47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7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辨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辨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辨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à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辨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辨字,晚辈忌讳用辨字取名。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251   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莧切《正韻》備莧切,𠀤音辯。《說文》判也。《廣韻》別也。《易·乾卦》問以辨之。《禮·學記》離經辨志。《註》辨,謂考問得其定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弊羣吏之治,六曰廉辨。《註》辨,謂辨然于事分明,無有疑惑也。

又《韻會》牀䏶足笫閒也。《易·剝卦》剝牀以辨。《疏》牀足之上,牀身之下,分辨處也。《程傳》牀之幹也。

又變也。《楚辭·九辨註》辨者,變也。謂𨻰道德以變說君也。

又井地之數也。《禮·王制·註》京陵之地,九夫爲辨,九辨而當一井。

又姓。

又《集韻》𤰞見切,音徧。與徧通。帀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萬民和喜,瑞應辨至。《註》同徧。

又《廣韻》苻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平免切《正韻》婢免切,𠀤辯上聲。義同。

又《集韻》邦免切,鞭上聲。義同。

又與貶通。《禮·玉藻》立容辨𤰞,無讇。《註》辨作貶。容雖貶損𤰞降,不傾側柔媚也。

又《廣韻》普麪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匹見切,𠀤音片。革中斷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革中絕謂之辨,革中辨謂之韏。《註》革中斷之名辨,復中分其辨名韏。《集韻》作㸤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心部】辨

憂也。从心辡聲。一曰急也。 方沔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𢝊也。

𢝊各本作憂。今正。

从心。辡聲。

方沔切。十二部。

一曰㤂也。

此義少見。左傳曰。邾莊公弁急而好絜。弁葢㦚之叚借字。杜云。弁、躁疾也。玉藻。弁行剡剡起屨。釋文、正義皆曰。弁、急也。

汉语字典

biàn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刀,辡( biǎn)声。本义:判别,区分,辨别)

2、同本义

辨,判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辨,别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辨方正位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》

辨是与非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
目辨白黑美恶,耳辨音声清浊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不辨牛马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男女辨姓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3、又如:明辨是非;辨白(分辨清楚);辨色(辨别物色)

4、通“辩”。口头上争论

吾闻穷巷多怪,曲学多辨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
传曰:析辞而为察,言物而为辨,君子贱之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
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

故略上报,不复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5、又如:辨士(善辩的说客);辨给(口才敏捷,能言善辨);辨驳(根据事理加以反驳)

6、通“班”。颁布

吏以文法教训辨告,勿笞辱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

辨社诸侯,出门见之,著以为戒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
7、又如:辨告(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)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www.kangxizidian.cn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